打造一个平台。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校地合作,突出文化引领,先后与东坡区尚义镇三官村、彭山区江口镇双江村、青神“中国竹编第一村”兰沟村、丹陵杨场镇金龙村等4个村社,共建“三苏文化”“竹编艺术”“唢呐演奏”课堂,打造做亮“青马工程”实践基地,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完善两项机制。聚焦立德树人功能定位,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发《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0)》,将实践育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育人机制;制定《开展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建立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实践活动形成“向上”与“向下”相结合,暑期与寒假相结合,整体组织实施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建好三支队伍。利用学校师范、农业两大老牌专业人才智力优势,选拔优秀师生干部组建支教、支农、文化服务三支队伍,常态开展爱心支教、农技咨询、政策宣讲、关爱老人、阳光助残、生态环保等活动2000余人次,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磨练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转载链接:http://www.scedu.net/p/8/?StId=st_app_news_i_x63671325552457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