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举办主题创作活动,五十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参与人员围绕少数民族服饰、民族大团结、石榴籽等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创作。褐色的豆类勾勒人物轮廓,金黄的米粒填充服饰纹样,彩色的花种拼贴出石榴籽的饱满形态。2024级数媒1班学生何登文用大米、红豆等食材拼贴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以苗族银饰、彝族袍服等元素展现各民族服饰之美;2023及应用化工技术6班赵朝军的《同心石榴》,用上百颗种子构建出紧密相依的石榴果实,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活动现场
创作环节结束后,评委组从50余件作品中评选出20件优秀作品,作品《汉族》《彝族》《藏族》《羌族》等以各民族服饰特点为核心元素,通过种子的色彩与纹理,生动展现了不同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赏。
活动现场
“用种子贴画这种接地气的形式,让民族团结理念可感可触。”宣传统战部负责人表示,活动既激发了师生的艺术创造力,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创作实践。学校后续将依托该基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撰稿人:林淼 审核人: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