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文化艺术系计算机教研室在2308机房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李燕任主讲。
课上,李燕选取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用性较强的内容--《Excel公式与函数的计算》为大家展示一堂脉络清晰的教学研讨课。
李燕结合专业以《土壤微量元素成分表》为例,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对于IF函数和RANK的用法和参数设置等教学重难点讲解清晰,及时强化讲解学生操作中的共性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养成使用科学方法统计数据的习惯。
课后,计算机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案例素材的选取要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要切实解决专业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了研讨,并对李燕本次研讨课的案例设计提出了修改建议。
计算机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计算机教研室开展研讨)
3月20日下午,东坡文化与汉语教研室教师在2102教室听了教师刘欣琛题为《中国古代建筑(一)》的教研课,并在课后进行了点评。
课上,刘欣琛先以三苏祠等眉山古建筑引入主题,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了宫殿和坛庙等建筑的特点,并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分析出建筑布局、形状及色彩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课后,教师们向刘欣琛提出了一些建议:可将宫殿作为引入点,更贴近本堂课主题;应精简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来讲;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可更深入一些等。
(刘欣琛上研讨课)
教学研讨活动是教师集体诊课,以研促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力的促进了课程结合专业开展项目教学的实效性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撰稿人:计算机教研室、东坡文化与汉语教研室,审稿人:刘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