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教师风采|方和俊: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人才扎根产业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编者按

校园的温度,藏在每一位师者的坚守里;教育的光芒,源于每一份匠心的耕耘。在眉山职业技术学校的育人征途上,总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或是实训室里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引路人,用耐心拆解专业难点,让技能之花在实践中绽放;或是讲台前深耕教学的探索者,以创新点亮课堂,用知识为学子打开广阔视野;或是课后俯身倾听的守护者,用温暖陪伴成长,成为学生逐梦路上的坚实后盾。

为弘扬师德、展现教师风采,学校宣传统战部推出优秀教师系列报道。这些故事里,有日复一日对教学细节的打磨,有不计得失对学生成长的呵护,更有将教育理想融入职业追求的热忱——他们以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用坚守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师者如灯,照亮前路;师者如舟,载梦远航。愿这些满含温度与力量的故事,能让更多人看见教育者的奉献与担当,也激励着全体师者继续以爱为帆、以智为桨,护航学子成长,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方和俊: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人才扎根产业中

在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晨曦中,总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步履生风,一手握着沾满粉笔灰的讲义,一手提着随时准备出诊的兽医箱。这个穿梭在教室与猪舍之间的“双面人”,就是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养猪专家”的方和俊老师。

“走,今天我们去实训室上课!”这是方老师最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养猪与猪病防治》课上,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教学现场会在哪里。可能是实验室,可能是养殖场,甚至可能是正在暴发疫情的猪舍。

记得那个闷热的夏日,他带着学生冲进一家出现哺乳仔猪腹泻疫情的猪场。“同学们,这不是课本上的案例,这是正在发生的战斗!”汗水浸透了他的白大褂,但他眼神灼灼,带着学生们采集样本、分析数据、制定方案。当看到仔猪腹泻率下降15%时,学生们欢呼雀跃,而方老师只是擦了擦汗,笑着说:“看,知识真的能治病救命。”

方老师的课堂就像一部精彩的侦探剧。“上方老师的课比追剧还上瘾”,学生们说,“每个病例都是一个悬疑故事,而我们是破案的侦探。”他会在讲解非洲猪瘟防控时,突然变身说书人,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如何冒着生命危险扑灭口蹄疫;会在演示注射技术时,突然严肃起来:“我们手里握的不只是注射器,更是养殖户全家的希望。”

作为动物疾病诊断中心和眉山市生猪疫病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方和俊不仅是课堂上的良师,更是产业一线的实干家,长期躬身践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职教理念。他身兼数职——学校与万家好共建的动物疾病诊断中心负责人、眉山市生猪疫病防控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眉山市动物疫病净化技术专家,每一个头衔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通过与万家好公司的深度合作,方和俊搭建起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长期扎根生产一线,将实验室搬到猪场,把科研成果写在养殖现场。近年来,他助力万家好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助推企业建成国家级无非洲猪瘟疫病小区。他的技术服务网络还延伸至瑞林农业、娇子农业、勃生农业等多家企业,覆盖生猪群体超20万头,为养殖企业量身定制疫病防治计划和净化方案,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超100万元。

这位“养猪侦探”的破案工具可不止听诊器。他主持的科研项目直指养殖业痛点,研发的兽医工具清洗设备正在合作猪场大显身手。办公室里,专利证书与教学奖状相映成趣——2022年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23年精品在线课程认定......但这些都不是他最骄傲的成果。

他最爱讲述的是学生小王的故事。“那个总是躲在角落的‘闷葫芦’,却在清洗器械时展现出惊人的专注。”方老师的眼睛闪着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的兽医大师。”在他的鼓励下,小王从不敢上台到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如今已成为养猪场的技术骨干。“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方老师说,“教师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发现他们独特的光芒。”

即使是最调皮的学生,也会被方老师的“神奇口袋”征服。那里面可能装着最新的检测试剂,可能藏着难得一见的病理标本,更可能变出一个个让人瞪大眼睛的真实案例。“他让我们明白,兽医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毕业多年的学生发来信息,“现在每次成功诊断病例,都会想起方老师那句话:我们守护的是老百姓的餐桌安全。”

夜幕降临,方老师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熄灭。案头堆着科研资料,电脑上显示着明天的教案,墙上贴着一张便签:“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从教多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看着他们在养殖场、在实验室、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绽放光彩。

这个秋天,方老师又带着新一届学生走进了实验实训室。阳光下,他手把手教学生听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聆听大地上最动人的乐章。在这里,理论长出了根,知识开出了花,而这位永远不知疲倦的老师,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最生动的课堂在大地上,最精彩的论文写在实践中。

(撰稿人:林淼  审核人:傅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