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生风采|天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漆慧妹:追风赶月,不负春山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编者按

当青春与理想同频,当奋斗与时代共振,校园里每一个逐梦的身影,都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答卷:他们在实训室里传承匠心,图书馆中积蓄本领,志愿服务中践行担当,用行动诠释青年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为挖掘“身边人”的“身边事”,展现不同专业学子的多元风采,学校宣传统战部特推出学生风采系列报道,聚焦各二级学院的青年榜样。这些故事,不仅是个人技能打磨的成长印记、学术探索的攻坚历程,更是职业教育学子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动实践——他们以“诚信自强、笃学精业”的校训精神为帆,以专业所长为桨,在技能强国、产业兴邦的浪潮中找准坐标,用“平凡中的坚守”勾勒出新时代职业青年的精神图谱。

青春的模样从不单一,奋斗的底色始终鲜明。愿这些带着烟火气与生命力的故事,能成为更多学子前行的力量,让向上生长的力量在校园里生生不息。

天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漆慧妹:追风赶月,不负春山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这句充满力量的诗句,是天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分析检验技术1班团支书漆慧妹的青春注脚。这个出生于2005年的女孩,将诗句中的奋进与执着融入日常,在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两年的时光里,用行动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成长篇章。

回溯2023年的秋日,彼时的漆慧妹还是个提着行李,眼神里满是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与一丝忐忑的新生。而如今,她早已褪去初来乍到的青涩,在校园的各个场景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天刚蒙蒙亮,实训室的门便被她轻轻推开,她专注地对着仪器反复调试,只为精准掌握每一个操作细节;夕阳西下,教室里依旧能看到她的身影,直到最后一个离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是她对一天知识的梳理与沉淀;就连周末的校园活动现场,她忙碌的身影也从未缺席,总是积极投身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团支书,就要让思想引领活起来。”这是漆慧妹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组织的团日活动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充满创意。一次关于“新时代青年使命”的主题团日,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情景剧环节,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感悟责任担当。现场笑声阵阵,掌声不断,连平时最沉默的同学也主动举手参与。这样的场景,在她的团支书生涯中已是常态。

在分析检验技术的专业领域,漆慧妹展现出了惊人的执着。那些在旁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化学公式、检测流程,在她眼中却如同等待破解的密码。为了掌握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她可以连续数小时守在实验台前,直到每一个步骤都烂熟于心。同学们都说:“漆慧妹对待专业知识,就像艺术家对待作品一样精益求精。”

这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备战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段日子,实训室成了她的第二个“家”。清晨六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她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深夜十点,实训室的灯光下,她仍在反复校准仪器。最难忘的是攻克某个关键技术难点的那一周,她和队友们每天训练超过十小时,累了就靠在椅子上小憩片刻,醒来继续投入“战斗”。手指磨出了茧子,眼睛熬出了血丝,但她的目光始终坚定。当最终捧回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时,她和队友们相拥而泣——那是汗水凝结的珍珠,是青春最美的勋章。

生活中的漆慧妹,则是同学们信赖的“暖心支书”。她创建的“学风互助小组”不仅帮助后进同学补齐短板,更创新地将专业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知识小故事”。在她的带动下,班级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同学们的成绩普遍提升。在学生会生活部的工作中,她从不怕琐碎,总是耐心倾听每个同学的需求,用心解决每个实际问题。她策划的寝室文化节,让原本单调的宿舍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更难得的是,她始终怀着一颗服务社会的赤子之心。在车水马龙的路口,她举着引导旗,微笑着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在关爱困境儿童的公益徒步中,她一路为参与者加油鼓劲,用灿烂的笑容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这些志愿服务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的成就,更在于能够温暖他人。”

如今,站在大学时光的中点回望,漆慧妹的成长轨迹清晰而坚实:从懵懂新生到专业能手,从普通团员到优秀团干,从课堂学习到赛场争锋,她在每个领域都留下了奋斗的足迹。那些深夜苦读的灯光、实训室里的汗水、志愿服务中的微笑,共同编织成她独特的青春记忆。


展望前路,这个追梦的姑娘目光坚定。她说:“我要把在眉山职院收获的一切,都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职教学子最美的模样——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既能在赛场上为国争光,也愿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这样的青春,正如她所期待的那样:追风赶月,永不停留;越过平芜,终见春山。

(撰稿人:林淼  审核人:傅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