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实施方案
2015年12月2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落实卫生责任,切实做好学院日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校园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根据学院目前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眉职院党[2012]82号)同时作废。
一、学院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望
副主任委员:廖明江 黎维红
成 员:邓惠明 唐超 谭学良 罗树明 黎维红 刘聃 卢贵礼 廖明江 丁盛 赵建聪 杨光辉 杜宗洪 彭艳 陈菊仙 黄文清 周建军
办公室主任:廖明江 副主任:周建军
二、校园环境日常综合治理的内容及统筹管理责任部门
校园环境日常综合治理工作实行部门和教学单位行政首长(处长、部长、主任)负责制度,责任区实行包片包干负责制度(《全院卫生责任区划分》另发)。
1、环境卫生管理,由爱卫会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
2、教室和学生寝室卫生管理,由学生处和各教学单位负责统筹。
3、各类实训场所(运动场除外)卫生管理,由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负责统筹。
4、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添置、维护和更换,由后勤服务处负责统筹。
5、道路、广场及硬化区、建筑物、构筑物、食堂设备设施及其他设备设施维护,由后勤服务处负责统筹。
6、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管理,由保卫处负责统筹。
7、园林绿化区和荒芜区管理,由后勤服务处负责统筹。
8、标语、控烟宣传和创卫宣传及管理,由宣传统战部负责统筹。
9、除“四害”管理,由后勤服务处负责统筹。
10、食品、饮用水卫生和污水排放管理,由后勤服务处负责统筹。
11、教学用有毒有害实验用品管理,由教务处负责统筹;后勤服务处使用的有毒有害用品管理,由后勤服务处统筹。
12、健康教育宣传和传染病防控管理,由后勤服务负责统筹。
13、爱卫会工作资料管理,由后勤服务处负责统筹。
三、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实施
(一)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实施
1、教室。每天晚自习后卫生大扫除,每节课后卫生保洁,随时保持整洁。
2、学生寝室和校内职工宿舍。每天早上卫生大扫除,下午上课前保洁一次,随时保持整洁。
3、办公室、值班室和图书馆(室内)。每天上班工作前进行卫生保洁,随时保持整洁。
4、各类实训场所。每周一次大扫除,课后保洁,保持随时整洁。
5、公共区域。由专职保洁人员负责按卫生保洁标准和要求进行保洁。
四、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检查与考核
1、爱卫会每期进行两次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大检查,平时不定时抽查。
2、纪检监察室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
3、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五、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标准
(一)室外(主要包括道路及硬化区、广场、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园林绿化区等)整洁标准
1、地面干净,无痰迹、杂物、纸屑、口香糖迹、果皮、烟蒂、石块、污泥等。
2、栏杆、扶手、休闲凳无蜘蛛网,无灰尘。
3、玻璃明亮,无灰尘和划痕。
4、无卫生死角,无白色垃圾,无乱倒、乱贴现象。
5、垃圾池(桶)、果皮箱及其周边清洁,垃圾转运及时。
6、无乱挂标语现象,过时标语清除及时。
7、园林绿化区无杂草、枯草、枯树、枯枝、蜘蛛网和白色垃圾等。
8、道路、广场、人行道、硬化区、建筑物、构筑物、其他设备设施无破损、无坑凹、无锈蚀。
9、道路排雨水口、排污水口无堵塞。
10、工程建设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无施工痕迹,无建筑垃圾。
11、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有序运行、定点停放,无逆行、乱停现象。
(二)室内(主要包括教室、办公室、实训室、图书室、阅览室、操作室、寝室、库房等)整洁标准
1、地面干净,无痰迹、杂物、纸屑、烟蒂、口香糖迹等。
2、栏杆、扶手无蜘蛛网,无灰尘。
3、玻璃明亮,无灰尘和划痕。
4、门窗、天花板、墙面无蜘蛛网和灰尘。
5、办公桌椅、课桌椅、操作台、文件柜、储物柜、室内其他物品(办公用品、教学用品、学习用品、实验实习用品、衣物鞋帽、清洁卫生工具等)无蜘蛛网和灰尘,摆放整齐规范。
6、洗漱间水池和镜面干净。
7、墙面、桌面无乱涂、乱刻、乱贴、乱挂现象。
8、厕所设施完好,洁净,无尿垢和异味。
9、垃圾倒入垃圾房(桶)内,无隔夜垃圾。
10、下水道畅通。
11、楼梯下无车辆和杂物。
12、寝室床下无杂物和垃圾。
(三)食堂(主要包括库房、更衣间、操作区、售饭区、就餐区、清洗区等)、超市及门市整洁标准
1、地面干净,无痰迹、杂物、纸屑、烟蒂、口香糖迹等。
2、栏杆、扶手无蜘蛛网,无灰尘。
3、玻璃明亮,无灰尘和划痕。
4、门窗、天花板、墙面无蜘蛛网和灰尘。
5、室内物品(调味品、食品、果品、操作用品、清洁卫生工具等)按要求入柜(袋),无蜘蛛网和灰尘,摆放整齐规范。
6、操作区、售饭区、清洗区水池和台面干净。
7、墙面无乱涂、乱刻、乱贴、乱挂现象。
8、无苍蝇、蚊虫、蟑螂和老鼠。
9、售饭区和就餐区无油污和油烟。
10、就餐区清理餐桌、清洗餐具及时。
11、楼梯、过道、洗手水池和经营场所周边公共区域整洁,无杂物、器具和垃圾。
12、垃圾倒入垃圾房(桶)内,无隔夜垃圾。
13、下水道畅通,无污水溢出。
14、食堂设备、设施完好。
15、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